我們的意志,決定了我們的選擇。


在排球場上,如果你是二傳手,當第一球接出來後,有五個攻擊手都準備著,你會把球舉給誰?在最理想的狀態,已下好的戰術、接到位的球,配給誰都可以。但,誰會得分?

好,我們開始有了強、弱的比較,主攻手具有力量、技巧與穩定性,總是會受到對面攔網與防守的重點關注,連續幾次攻擊之後穩定度也會下降,多次來回後可能一傳不準了、球員接完球倒在地上了、攔網後還來不及準備攻擊等等,更要提及的還有隊友的心理狀態,有沒有感受到他的極度專注的神入狀態(Zone),還是因為壓力造成肌肉緊繃動作不順?心理素質是我們比賽到最後的、最後的關鍵。

雖然我們大半的比例會配給得分能力最強的人,但是我們必須巧妙的在這當中維持平衡,這也就是舉球員在比賽中最難的部分,必須去掌握「相對」節奏,這就是節奏最細微之處的重點。為什麼說是「相對」,因為你不僅是你,這一整個節奏包含接球、舉球、攻擊,還有中間短暫的間隔,你會發現舉球員又稱作二傳手,第二球都會經過他,所以又有人說舉球是整個球隊的靈魂或指揮家,一整個過程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節奏。

我常跟場上球員們提醒,把球舉在看得到的地方,因為「好球」跟「好打的球」是有所不同的。當你舉出一個完美的球,堪稱教科書的弧度與位置,但你卻沒發現攻擊手沒在位置上,當然沒在位置上的原因有很多。因此一個好的舉球員,是會把球送到攻擊動線上,還會有一種球停在你前面讓你攻擊的感覺。接下來讓我們談談另外一項運動,滑雪。

當你在山頂處打算一躍而下,想必你已經看好你選擇的路線了,乘著雪板利用S型的路線控制速度,穿過樹林、避過凹處,鎖定了一個小丘進行了一個空中動作。

想像總是美好的,可能在第一躍的時候雪板卡到雪就栽進雪裡了。其實在野外選線並沒有那麼容易,每選一段後必須停下來觀察,停在高處就是很重要的地點,除了可以讓你保持動能,也可以讓你觀察後面的路況。其實當野雪嚮導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就算經驗豐富的人也有機會迷失在樹林當中,究竟是為什麼呢?就讓我跟大家科普一下。

野雪指的是雪山未整雪的地方,簡單來說就是在存粹的大自然中,通常會在高緯度地方或者海拔高處,這些地方溫度才夠低,讓下的雪可以累積、不融化。你必須對地形、地貌有一定的認知,也需要知道在哪以及方位,一但選錯方向了,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

如果更往深山裡走,越走越杳無人煙,也可以從雪上有無滑過的痕跡來判斷。若到平地或峽谷,積雪過深,沒有大腳丫雪鞋(Snowshoes)的幫忙,每踏一步就陷下去,覆蓋著雪也不知道下面究竟何物,掉進樹洞或水裡沒及時搶救也小命不保;順利走下去,也將會耗盡你的耐心與體力。入夜以後溫度會驟降,沒有求生技能的話,根本撐不過夜晚。

看到這時的你可能會說:「這又不是在播求生節目!」不過實際就是如此。在知道地形、地貌前提下,氣象的資訊將才會產生很大的作用,今天風向為何?風速多大?風面如何往哪移?當然還有很多資訊,但是夠告訴我們哪邊比較有雪,譬如說迎風面的雪就會被吹走,剩下的就是結冰的冰面,我們就要避免經過或前往。

又譬如說冷熱氣團交會的時候,容易起霧,這樣路就看不清楚,有時候甚至連雪地起伏都看不到,這時候只能沿著警示的竿子走,而當你在野雪中加上緊張的情緒下就很會迷失在山林當中。

風速大的時候,就要避免往高處移動,山頂總是比平地風要來得大,因為平地總是還有建築物、樹木、高山,風經過他們就會因為物體產生的摩擦力降低風速,而山頂則否。我們常常也會提雪況,光雪的種類可能就好幾百種,它有不同形狀的雪花,也會有不同的呈現。可能是比較黏、可能是接近小冰塊、可能是會飄的粉雪,當疊加在地上呈現的效果就不一樣。我曾經也滑過很黏的雪,雖然在小坡上仍然滑不動;也有滑過很粉的雪,滑起來只有呼呼呼、刷刷刷的感覺。

而疊加在一起的「層」,就是我們所說的地上雪況,這「層」其中可能有好幾小層,它就是一個歷史的展現,遠至幾天前的,近至早上或晚上的。可能在太陽照射一整天過後溫度逐漸高於融點而產生融化,日落後溫度下降,融化產生的水就結成了冰,就變成冰面;需要非常小心,因為滑行時更難控制了,稍有不慎跌倒有很大的機率造成受傷。

看到這邊你會發現,大自然中存在完美的平衡,沒有絕對的狀態或者如你所想,都是一直在變化,因為它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當中。每當我們在野雪或雪道上選線,過程中當然有許多技術存在,但也會遇到很多阻礙或意料之外的事情,就需要順應並隨時調整,順流而走。

比賽時候呢?存在不可預測性,失誤在所難免,但要意識到「球賽仍在進行中」,重新歸零再出發;有時候甚至連球都還沒落地,你甚至放棄了讓球救起的機會,這並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你的放棄與猶豫失掉了這一球。比賽到最後的最後,關鍵就在球員的心理素質,絲毫沒有一點時間可以猶豫,這一點一點的累積最後成為了結果。

其實配球的邏輯或者野雪的選線,這都是選擇,這些選擇下都隱藏著動態平衡的關係。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選擇,人生道路上常有抉擇,每個人都有一個「很放不下的」。但,我們真心誠意、我們彼此震動、我們互相牽絆,我們的意志,決定了我們的選擇。有了它,可以把生活的挑戰轉變成踏腳石,以助我們成長完善。不在奪勝而是能參與其中,不求征服但求全力以赴!一旦經歷過,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它。

在這個地球學校,每個人都在旅程中經驗許多的學習;而每個經驗到的事,都是一個選擇而已,你才剛開始屬於你的「啟程」。開放你的心,用你的直覺去選擇;每個選擇,都會是一個真實的體驗。無須對自己太苛責,或想要每件事都盡善盡美、凡事要做到最完美。

  • 沒有錯誤 → 只有準正確
  • 沒有不完美 → 只有準完美
  • 沒有最完美 → 只有更完美
  • 沒有未完美 → 只有已完美

另外,每當你面臨抉擇時,你只需要問自己:「這支持有生命力或是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呢?」當你面臨抉擇時,單純的專注在「有生命力的人事物」,當你跟隨有「有生命力的人事物」,你就會憑著直覺做「對」的事情。當你做「對」的事情時,你就是「愛自己」,你就與你自己「走在一起」。

旅人說:「以前我就發現自己容易困在情緒裡,敏感、鑽牛角尖、團團轉,好多心力都消耗在情緒裡,又要花好大的力氣去撐住自己、努力把自己拔出來,還要對外裝作沒事的樣子,覺得心力交瘁。直到我開始寫敘說、開始接觸並且全然投入身心靈療癒,我才有點不再那樣受困,我想那是因為覺察、承認、看見並且釋放了我內在的一些東西,讓它們變得明晰,也讓它們能夠不再被「困」在我的裡面,終於能夠自由,而我也終於不必再被它們困住,能讓自己自由。於是我終於明白,原來是因為我把它們困住了,才會讓它們把我困住的啊。」

旅人終於看見也釋放了困在內在的故事與情緒,並且釋放了自己,同時旅人也明白了「我不是頭腦、不是身體、不是情緒、不是任何我以為我是的,我只是我自己。」(I am not my brain, my body, my emotions, or anything that I thought I were. I am just myself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