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板跟固定器只看身高嗎?其實不然,有許多參考數據。
想要買「喜歡的」雪板與Binding管道真的不多,因此多半多從美國、日本購買,難免只能看數據跟介紹的網路購買,該如何從數據看出適合你的板子呢?在美國、日本,當季與過季的商品價差約6-5折,這正是挑雪具的好時機,About Begin整理Snowboarding Profiles網站相當受用的幾篇跟大家分享,希望大家都可以選購到喜歡的裝備。
雪鞋是最需要試穿的,建議試穿過後再購買,試穿過程可以詢問店員,有許多種調整的方法,例如說熱塑或者換鞋墊來增加雪鞋的與你的腳的包覆度。有了自己鞋子後,可以開始選Binding,Binding分成Strap in 與 Speed Entry Bindings,各自有優缺點,就看你的喜好而定。
Binding跟板子有幾種結合的方式,2 x 4、4 x 4、3D、Channel Systems等等,所以Binding跟板子最好是一起買。
♦ Binding的軟硬係數選擇
軟硬係數取決於你喜歡滑行的種類,Beginners、Freestylers、All-Mountaineers、Free-Riders/Powder,說實在的只是將由軟到硬分成四個種類,初學者會用中間偏軟一點的Binding (3-4 out of 10),這樣容錯率就比較高,施一些力就能操控板子;Freestylers(1-6 out of 10),會需要做些特技動作,板子需要輕、短,Binding要軟才好操控,但卻因人而異,其實跟技術比較有關;All-Mountaineers (4-8 out of 10),則是綜合性的板子,每個都可以玩一切,所以不能太軟,也不能太硬,取一中庸;Free-Riders (7-10 out of 10),不喜歡在雪道上,總是穿梭在鬆雪跟很陡的饅頭(bomb)裡,這時候板子跟Binding就需要比較強的反饋(super-responsive)。
- Beginners: Medium-to-soft (3-4 out of 10),軟的Binding容錯率較低,也較好控制。
- Freestylers: Medium-to-soft or soft or medium (1-6 out of 10)
- All-Mountaineers: Medium, Medium-to-stiff or medium-to-soft (4-8 out of 10)
- Free-Riders/Powder: Medium-Stiff to Stiff (7-10 out of 10)
♦ 板長與身高體重對照表
板長與身高體重對照表,板長最主要影響因素是體重與腳長,板子越長會越難轉,轉彎時因為有效剛邊長能承受的力量也越大,高速滑行穩定度較高。
Womens-Snowboard-Length-Sizing
Mens-Snowboard-Length-Sizing
♦ Binding與雪鞋尺寸選擇
實際穿最準,因為有些雪鞋本身就比較大,放進Binding就會比正常鞋多1-2號,不過若是相同品牌的Binding與鞋,我想他參考數據應該是誤差不大。Snowboarding Profiles整理出各大品牌與鞋子尺寸的適配表:
♦ Binding與雪鞋的適配表
曾經逛一間雪具店製作的,不過我曾經使用過Salomon的鞋的確與Burton的Binding不合。
♦ Binding大小與板寬(Width)選擇
一般挑Snowboard的長度都是以「身高」以及「體重」去選擇,其實大家少注意一點是「腳的大小」,穿上Binding後,鞋子前後都各超過板子1-2公分,太多你在壓邊時候會吃到雪,太少你會不容易把壓力傳到剛邊上。Snowboarding Profiles建了一個相當有用的表格,可以去對照找到最屬於你的板子。